2025-10-24 21:31:18 作者:李季 来源:教务处 浏览数:0
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特色育人载体,10月21—22日,教务处组织召开微专业建设专题论证会。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各二级学院院长、专业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上,教务处负责人首先介绍了我校微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前期筹备情况。他指出,微专业作为传统专业体系的重要补充,聚焦于某一细分领域、核心技能或新兴方向,通过“短学制、高聚焦、强实用”的课程设计,助力学生快速掌握专项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同时为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培育特色办学优势提供新支撑。
随后,各申报单位依次汇报了无人机技术与应用、数字营销、AI艺术设计、电商食品供应链运营等12个拟建设微专业的论证方案。汇报内容围绕微专业的建设背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实践路径、考核方式及预期成效展开,着重阐述了如何结合行业岗位需求设置核心课程模块,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岗课赛证融合”增强教学实用性,以及如何确保微专业与现有专业的互补衔接。
副校长针对各微专业的建设方案进行了逐一点评与深度指导。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微专业申报方向与区域产业发展、学生就业需求的高度契合性,同时从三个维度提出优化建议:一是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需更精准对接具体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避免“大而全”,突出“专而精”;二是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建议减少理论课程占比,增加案例教学、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引入行业真实项目与认证标准;三是强化校企协同机制,可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全过程,确保微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更新。
“微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实用’与‘特色’,要让学生学完能用、企业用着放心。”本次论证会为我校微专业建设明确了优化方向与实施路径。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论证会为起点,加快推进微专业落地,持续完善微专业管理制度与质量保障体系,力争将微专业打造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鲁公网安备 37068202000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