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15 00:00:00 来源:人文艺术系 浏览数:0
沈文裕,钢琴家,1986年生于重庆,2005年获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金奖。
一个耀眼的钢琴天才,和他的“超级天才”父亲。
微博上有人将李斯特《钟》的3种版本演奏视频链接摆在一起。一段主角是李云迪,另一段来自伦敦iTunes音乐节,郎朗在尖叫声、人们挥舞的手臂和干冰喷雾中出场。一曲终了,他起身鞠躬,然后食指像摇滚明星那样刺向斜上方,“Are you ready, for more?”在第三段,一架摆满琴谱、相框和黄色小刷子的钢琴最先出现在镜头。两秒后,一个穿红线衫的小个子走到钢琴前,“啪嗒啪嗒”的脚步声也被清晰地收录进来。他的几缕头发支棱着,弹到最复杂的部分时,小小的身体简直像要拧起来了。直到尾声,他抬起头,身体后仰,手臂挥出休止符般的半圆。
很难想象沈文裕的名字曾与前两位钢琴家有过联系。加籍华裔乐评人朱贤杰曾引用洛杉矶《侨报》转引《纽约时报》对沈文裕少年时的评论称,“如果说李云迪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郎朗是激情冒险家式的天才,那么沈文裕就是冷静的哲学家式的天才,他能举重若轻地征服任何最高钢琴技术难题,对音乐理解更具有内省般的直觉,他将无可争议地成为一代钢琴大师。”
天才
每天至少有6个小时,沈文裕与他的斯坦威钢琴一起待在地下室里。这是北京南五环外一栋楼龄13年的联排别墅,绿色藤蔓掩映棕红色的大门。2008年,为了获得更多演出机会,他与父母从成都搬到北京。他们租住在这里的唯一原因,是客厅有一条窄小的楼梯通往地下室,练琴可以不被投诉,也免得邻居因愤怒而敲响暖气管子。
沈文裕是钢琴家的料,他是一个天才,没见过这样的天才——85岁的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告诉《人物》。她笑着补充了一句:我们这种就是地才。
“他这个孩子不像一般的孩子,他就喜欢弹琴,哪有一般的孩子那么喜欢弹琴的?”周广仁说。
1996年一位南非来四川音乐学院的访问学者注意到沈文裕,带他去南非旁听雅辛斯基的大师课,雅辛斯基后来曾连续三届担任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包括李云迪获金奖的2000年那届。课堂上,有学生弹“玛祖卡”总达不到要求,旁听生沈文裕突然自告奋勇上琴演奏。他的表现流畅极了。在雅辛斯基示意下,他又弹了一首。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时,大师的手臂使劲在空中一挥,“这真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