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学院在线

王澍——“不守规矩的人”

    06.11.2015 00:00:00 来源:人文艺术系          浏览数:0

 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在西安生活。他于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建筑系,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王澍在2012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而这个奖项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主办方表示,选中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而在南京师友眼中,王澍曾经是个不守规矩的人,愿意花时间做很慢的事情

导师眼中,他是个不守规矩的人

这个人有才华,但是呢,有点个性,是个不守规矩的人。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是王澍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很感慨,那个奖很大,中国人没拿过。

在齐康的记忆里,王澍个性张扬,我前几年去杭州的时候,遇到王澍,还问过他,你还认不认我这个老师啊,他嘿嘿一笑,我当时年幼无知嘛

他喜欢看哲学理论书,而老师讲的他不大听。他喜欢发表学术议论,我发现他是个人才,后来跟我对话时我就把他的话录下来,研究他的发言,当时他还跑出去租了个房子讲课。

王澍还有很多惊人之举。齐康回忆,有一次,王澍在街上摆了两个油桶,他认为是装置艺术,现在看来有点现代艺术喽,后来惊动了公安和学校,限时让他拿掉。采访中,齐康多次称王澍也是我的孩子这个人有个好处,不追求盈利,就是做作品,有他自己的特色,我们国家很需要像他这样的人。

自己眼中:追求朴素简单的生活和艺术

在王澍眼中,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个文人。在东南大学论坛上,记者发现了王澍曾发表的一篇文章《素朴为家》,动荡年代,他曾经常出入书库看所有被查封的书,七到十年的岁月里,我就是这么乱看书度过的,包括大部分外国文学的翻译本和中国的古书(繁体版)在心性的滋养中,王澍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任何一个建筑都是园林。不管表面上像园林的还是外表八竿子打不着的,都是,它已经用各种形态进入到我的建筑了。我在追求一种朴素的、简单的、纯真的、不断在追问自己来源和根源的这样一种生活和艺术。

10年不建房 愿意做慢的事情

王建国认为,王澍的独特之处在于愿意做慢的事情他博士毕业后10年内,没建一座房子,就是偶尔给人做装修,这期间,收集了几十万篇砖瓦材料,而这些材料,后来也被他用到现代建筑中,有很独特的风格。他能耐得住寂寞,不受当下思想的影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葛明与王澍有几十年交情,王澍此次获奖,没经申报,直接获得提名,击败了美、英、日等多国的建筑大师。王澍的获奖其实并不意外。”2011年,王澍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这是首位中国建筑师摘得国际建筑学界大奖。同时,王澍还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GSD)聘为2011—2012学年度 丹下健三荣誉讲席教授,从规律上讲,如果能获得这两项奖,距离普利兹克奖也就不远了。

王澍作品:

·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坐落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他把校园设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筑群,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加强了建筑的呼吸。

· 苏大文正学院图书馆: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世界的观点

· 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宁波博物馆采用的是新乡土主义风格,除了建筑材料大量使用回收的旧砖瓦以外,还运用了毛竹等本土元素,这既体现了环保、节能等理念,也使宁波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


 

 
邮编:265200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文化路11号
E-mail:renwenyishu2021@163.com
电话: 0535-260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