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15:10:53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浏览数:0
2025年7月,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的12名志愿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莱阳市冯格庄街道石桥泊村,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之“青音筑桥•数智助农”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推普赋能乡村振兴,技能助力基层发展
志愿服务团积极投身乡村建设,通过系列精准举措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该团队以推普工作为重要抓手,结合乡村实际需求,将活动科学划分为调研摸底、普通话推广、办公技能培训及总结提升四个阶段,层层递进、有序推进,切实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为确保各项任务高效落实,志愿服务团根据工作需要,精准划分调研组、宣传组、教学组和综合协调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配合,旨在通过系统服务,进一步提升乡村基础能力,让语言桥梁更畅通,让乡村发展更具动力。
连日来,志愿服务团各小组按照活动部署有序开展工作,以扎实行动推动乡村推普与技能提升工作落地见效。
7月9日,调研组深入村内农户家中,通过发放问卷与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细致了解村民普通话水平现状;同时与驻村书记、村干部深入交流,精准摸排基层干部在办公技能方面的实际需求,最终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精准依据。
7月10日,教学组精心组织推普讲堂,现场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村民学习热情,还手把手指导大家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持续提升,并当天完成学员普通话水平测评,建立起详细的个人学习档案,为个性化辅导打下基础。
7月11日,教学组将服务重点转向基层干部,围绕excel数据处理、智能AI软件应用及基层宣传实用技巧等内容开展办公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实际操作考核与模拟工作任务,全面检验干部们的学习成果,为后续针对性跟踪指导积累了第一手数据。
自7月9日起至12日,宣传组每日定时通过村内广播轮播普通话学习素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呼吁村民主动学普通话、大胆讲普通话,在乡村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普通话学习热潮在田间地头持续涌动。
文艺汇演添彩推普活动 欢声笑语播撒文明新风
7月12日,志愿服务团在村内举办文艺汇演,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此次系列活动增添亮色,让普通话推广在欢声笑语中更入人心。
汇演现场,朗诵、歌唱、相声、三句半、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志愿者们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普通话魅力,在精彩互动中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感受学习普通话的乐趣。驻村书记、村委干部、村民代表及带队老师出席观看,对活动的创意形式和实际效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汇演既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更让普通话推广深入人心。
“青音筑桥•数智助农”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为乡村发展带来多重实效,不仅让语言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暖心桥”,更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活动中,村民们普遍掌握了普通话交流的基础技能,这一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乡村与外界的沟通距离,让村民们更顺畅地融入现代生活、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而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文明交流的种子也悄然播撒——村民们在学会“说”的同时,更真切感受到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活力与发展机遇,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