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6:59:00 作者:李季、徐术菁 来源:教务处 浏览数:0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落实 “四新” 建设要求,助力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近日,生物工程学院徐术菁老师在省培学习结束后,以 “教学何以创新” 为主题,分享了高校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与宝贵经验,我校教师积极参加,现场学习氛围热烈。
分享会上,徐术菁围绕教学创新的时代背景、核心内涵、实践方法及成效辐射四大板块展开阐述。他指出,教学创新是响应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 “卡脖子” 技术难题、适应产业变革的关键举措。结合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评审标准与趋势,他详细解读了 “金师” 必备的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的四大条件,强调教学创新需紧扣国家战略与 “四新” 建设底层逻辑。
在实践路径分享中,徐术菁引入黄金圈法则,提出 “Why-How-What” 的创新逻辑链条。他强调,教学创新需精准挖掘学生发展、产业需求、教学模式、资源条件四大类真实痛点,通过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创新、资源重组、思政模式创新、评价优化五大措施进行破解。
针对教学创新成果的呈现,徐术菁提醒参会教师规避 21 种常见错误,强调成果报告需问题导向明确、创新特色鲜明、思政元素突出、技术应用得当、成效证据充分。
此次分享会既有政策解读又有案例剖析,有效拓宽了参会教师的教学创新视野。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融入日常教学,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积极探索教学创新新路径。

鲁公网安备 37068202000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