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海院新起点,扬帆远航人生路

    2021-06-03 12:44:56      作者:高薪格 冯佳雪 马佳琪 王宇琮 孙宇歌 张俊芹      来源:宣传部          浏览数:0

  别过夏花的绚烂多彩,走进秋叶的静美安然,没有了夏日的热烈灿烂,多了些沉静和收获。飒飒秋风携着阵阵欢声笑语打破了海院清晨的宁静,9月26日,海院迎接2020级新生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莘莘学子携眷着父母的期许、牵挂和自己的鸿鹄之志从五湖四海相聚海院,在学长学姐的热情帮助下,2020级萌新们很快消除了初来海院的陌生感,开启了新的人生章程。

  故乡今夜思千里,海院明朝行万里

  每一次的别离其实都在暗示着一场相逢,只有告别了以往的那段时间才能更好的相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走进了海院的大门。

  父母在校门外目送着孩子走进海院。大数据学院软件技术1班的孙雨婷,来自山东济宁,和父母、妹妹自驾,历经六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海院,从未与父母长时间分别的她在报道后与父母倾诉着浓浓的不舍之情。“高考之后,我感觉我家孩子最大的变化就是懂事了,她懂得了体谅父母,会主动的帮我们干家务,照看妹妹”,孙雨婷母亲骄傲地说。临别之际,孙雨婷母亲眼睛中闪着不舍的泪光,希望孩子能在这里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并对孩子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对于2020级的每一位新生来说,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以及父母殷切的期盼,他们在父母的目送中走进海院的大门,用坚定的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我可以照顾好自己。”从此鲜衣怒马,此间少年,山远海阔,拥抱海院。

  赠人玫瑰手余香,共书海院新篇章

  验印处的学生志愿者们早上六点就开始忙碌。他们的职责是在验印处协助新生完成验印,并将新生带到各系的新生报到处,完成报到流程。经管系公管本19.1班的杨楠作为学生志愿者,看到新生出现,马上微笑着迎上去,在“你好”、“欢迎来到学校”等温暖的问候里,“抢”下新生和家长手中沉重的行李,积极地帮助新生完成报到流程,并随时化身海院“导游”热心介绍学院的美好风景。面对工作感受,杨楠表示:“这是作为学生志愿者应该做的,学弟学妹们都是初来乍到,还没有家长陪同,我们必须做好志愿工作,给予学弟学妹们足够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新生对报道流程比较熟悉,显然是做了功课的,这让她很惊喜。她相信有这样的新鲜血液注入,海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温暖。

  迎新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但却也给所有人展现了海院学子的团结。在运送行李的过程中,经管系的拉杆车不够用了,人文系的志愿者们看到后,马上带着拉杆车过来,帮助运送经管系新生的行李。人文系广编本19.3班的马业昊从早上六点四十就已经在宿舍楼下等待新生的到来,他说道:“曾经我是新生时,也受到了学长的帮助,今天我成为了学长,也希望把这一份属于海院学子的温暖传递给学弟学妹。”

  正是海院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每一个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经管系国贸本20.1班的戴盈同学不远万里,从福建到莱阳。从南方到北方,戴盈感受最深的还是两地的差异。和舍友交流要多听几遍才可以听懂;拿出自己准备的大衣时,被舍友提醒衣服太薄,要准备更厚的过冬衣服才能抵抗北方的寒冷;需要尽快适应食堂里与家乡口味不同的饭菜……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北方开始变冷的秋天,以及宿舍暖气带来的温暖。希望在大学四年里,她可以慢慢享受海院的关怀。

  大数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班的张美凤同学是今年海院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5年的她,接连在小学初中跳级,在大家还在上初中的年纪,她一路过关斩将来到海院,步入大学校园。开始离家千里学习照顾自己。张美凤希望自己能学习陶渊明的风范和气度,在与海院相伴的四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新同学们对于新生活总是迫不及待又有些紧张的。经管系财本20.1班的程莹莹24号就开始从河南安阳向学校出发,25号和家人一起熟悉了学校周围的陌生环境和风土人情,26号早上5点就从宾馆向学校出发,迫切的希望看到海院的美好风景。所有新生都迫不及待的迎接自己人生的新阶段,对未来充满信心、乐观、勇气就是2020级新海院人的精神面貌。

  父母的叮咛在耳畔回响,学长们热情面庞在脑海浮现,新朋友的志同道合让嘴角上扬,在这个丰收的秋天里,海院新生收获来自海院的礼物:独立自主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和纯粹的友情。不负韶华,前途似锦,鲜衣怒马,仗剑走好属于自己的“天涯”。海院将陪伴大家进步、成长、创新、创作,拥抱大家的一切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