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院扬风采,砥砺向前行

    2020-07-15 15:47:48      作者:盛小令 陈薪旭 梁紫珂 徐玉冰 杜国娇           浏览数:0


  金秋9月比赛季,纷呈11提金榜,冬日脚步缓缓而来,海院却沉浸在接踵而来的喜报中,丝毫不觉冬之凉意。山东省大学生智能制造大赛、第五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以及第十二届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海院学子将最优秀的成绩献给了比赛,将最淋漓的奋斗留在了青春。

  百折不挠,于风雨中绽放

  在各校参赛者两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星辉杯”山东省大学生智能制造大赛在济南落下帷幕。我院工程系师生在参赛的Solidworks三维建模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维建模,顾名思义就是用软件把二维平面图做成三维立体图。参赛的每一个同学在准备期间都会通过公众号,比赛网站关注研究比赛的相关内容。据工程系机制本17.1班的张良龙回忆,他们为这次比赛筹备了两个月,在集训的这段时间里,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他们都会和老师一起,讨论钻研,反复修改。为了能够有更充分的准备,他们看了教学视频,查阅了教学书籍及考试资料,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他们还会向其他学校的学生学习,取其精华,集思广益,一起研究。在比赛筹备中,参赛者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系统的更新,从老系统到新系统的转变,他们刚开始没有很好的找到方向感,也因为系统的转变难以体现他们的水平。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选择一起努力,查阅资料;请教老师,与老师一起摸索新系统的使用技巧;向主办方咨询,问主办方要了新的模拟题,反复练习钻研。

  比赛过程中,尽管他们做了无数套模拟题,面对新题依旧会紧张,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发挥,相反也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到了感觉慢慢平稳,据张良龙回忆,比赛时脑海里一直在回忆筹备比赛时做模拟题的感觉,给自己心理暗示不要丢三落四,不要犹豫,一直到放松下来。张良龙坚定地说道:“做三维建模,一定要思路清晰,细心,断然不能模棱两可。”也正是因为他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才使得他在本次大学生智能制造大赛中以第一名满分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雄鹰展翅,于云巅中竞逐

  每一次比赛都是历练的开始,每一次比赛都是刻骨铭心的成长。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和瑞鹏宠物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中,生科系动医Z18.2班黄继文等人获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都伴随着紧张而又争分夺秒的赛前准备,从暑假得知此次比赛的消息之后,黄继文便利用假期时间,借助相关专业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校期间,则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合理分配了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比赛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波澜兴起,黄继文在这次比赛中也是如此。在这次比赛的缝合实践操作项目中,由于黄继文是第一次参加实战比赛,过于紧张与临场经验不足导致在缝合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为了对这次的失误进行补救,黄继文将之前的缝合线整根剪掉,重新进行了缝合,而再次缝合的行为也导致了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此项比赛内容。比赛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磕磕绊绊,但所幸还有弥补的机会。在短暂换场休息的时间中,黄继文调整好了心态,慌乱的心情逐渐变得平复,因为黄继文知道,一味的纠结于上一场比赛中的失误是无济于事的,冷静下来并且专注于专业知识才是对接下来的比赛最好的应对方式。之后手术衣穿戴的实践操作不同于其他的比赛项目,它需要团队三人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来完成。

  对于这次的团队合作,黄继文总结说:“队员之间首先要加强沟通,而我们三个人一般都是在一起进行训练,有问题的话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其次要尊重不同人的意见,并且不断尝试,找到最优方案。”形成统一的意见,不断的进行实践练习是这个团队技能不断变得纯熟的秘诀;而队员之间加强了解、相互理解与包容、彼此信任、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则是这个团队不断磨合、形成默契的诀窍。

  三维创新,于科技中跃变

  创新作为科学的灵魂伴侣漫踏在科技发展的征途中,我院工程系机制本18.1的白晨阳和宋志广以及他们的团队经过三个月的准备把作品《全自动一体化大鹏扫雪车》推向了第十二届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的舞台,以特等奖的荣誉唱响本次比赛的结束曲。

  “源于生活,改善生活。”仅短短的八个字,白晨阳却说出了参赛的初衷和科技创新的意义。他认为科技创新可以引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作品要贴合于生活,而三维设计大赛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平台。

  在刚刚接触三维设计时,白晨阳因为对产品的结构不够熟悉走了很多弯路,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有一些理论不明白他就一遍又一遍地翻资料、找书籍,对产品的结构不清楚他就和团队成员一遍又一遍地琢磨、修改、向老师请教。正是因为他们这样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创新性好、专业性强、实用性高,从而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毕竟参加了比赛,不能白白浪费心血。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白晨阳坚定地说。

  荣誉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舞。白晨阳坚定地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参加下一届比赛。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他们不变的初心。在比赛期间,行业翘楚,科技精英云集。他们学习他人作品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用精取弘,迎难而上也是我们海院学子的精神。

  用创新的思维改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跃变生活。当今的世界飞速发展,如今的中国盛世依然。让我们放飞青春科技梦,展翅翱翔在这伟大的新时代,用科技创新跃变生活。《海院报》2019年第15期(总第143期) 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