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学院食品系开展豆面灯碗非遗传承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3月24日,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食品系联合莱阳市众城志愿服务中心和非遗传承人在悦望社区共同举办——豆面灯碗非遗传承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学习莱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豆面灯碗的制作,传承非遗文化。本次活动由食品系党总支副书记张蕾带队,来自社区的居民、小朋友们参加活动。

  当非遗遇上青年学子,他们与非遗文化的双向奔赴,不断促使非遗文化在当今时代能够熠熠生辉。活动分为四项议程,一是志愿者带来非遗知识讲解,二是非遗教师讲解豆面灯碗的由来和制作流程,三是非遗传承人徐凤敏教授志愿者豆面灯碗制作办法,四是志愿者手把手带领社区小朋友制作豆面灯碗。

  活动现场,徐凤敏亲临指导,为我们详细演示了豆面灯碗的制作过程和要点。捏灯芯,揉面,捏出形状各异的灯碗,豆面灯碗捏好后,头部左右插上玻璃眼或眉豆、黑豆、花椒粒当眼晴,用剪刀剪出嘴巴、耳朵、须毛等,用竹签扎出鼻孔。

  在徐凤敏女士的指导下,志愿者们纷纷动手尝试制作豆面灯碗。他们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出一批批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豆面灯碗。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豆面灯碗的制作技艺,志愿者们一对一地教授小朋友制作豆面灯碗。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一批批充满童趣和创意的豆面灯碗。

  据悉,莱阳豆面灯碗习俗是当地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这一习俗由来已久,清康熙年间(公元1661年)的《莱阳县志》记载“又做面盏十二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就是讲,莱阳人用豆面做成一盏盏小巧玲珑的“十二月”面灯。它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利用豆面的韧性制作出形状各异的灯碗,点燃后呈金黄色,又称“金灯”。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让参与者领略了豆面灯碗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非遗文化在食品学子中的传播和传承。未来,海都学院食品系将继续与社区和非遗传承人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不仅仅“走出去”学习非遗技艺,还会“引进来”,将非遗技艺引入校园,带进课堂。